欢迎收看本期测评。今天我们又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小米刚发布的15 Ultra的全面测评。这台机器也是2025年机圈第一个Ultra,第一个超大杯。15系列的影像究竟这次能被小米做到多顶尖?
它的续航、ID还有性能,到底能被小米平衡得怎么样?我们也会带来全面实测,“不客观真体验”,测评15 Ultra走起。
镜头模组确实非常凸显。
它配备了90W A口充电器和数据线,以及影像套装,这些都是相当丰富的配件。还附赠了两个不同颜色的按键螺母。刚刚我看了一下它的手柄,大体上和之前的是一样的,但有一些小改变。它有一个小V型指托结构,LOGO旁边有一个快拆螺母。打开之后
就可以把指托装上。对准底部的C口往里一划,这就是它的完整体了。这次的影像套装,这个ID颜值满分5分。大家在评论和弹幕中提到,指托结构加入后,横向握持时的手感确实有改善。但由于只有下方一个螺母固定,在手指的位置还是有些小晃动,提醒你注意。前面的镜头环也有按钮,可以拆下来替换。
我个人觉得,使用黑色会更有专业范儿一些。OK,我们还是回到机器本身的D设计。其实,这次15 Ultra和之前相比,整体的设计语言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变,因为现在机圈基本上都是这种大奥利奥的形式了。如果你之前是14 Ultra的用户,这台机器一上手,你会觉得比之前更加凸显了一些。首先就是在视觉层面
它这个镜头凸起分为三层,这次改变较大的是它的镜头排布
乍一看,似乎是上面2个、下面3个的设计,但实际上下方这三个镜头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但其实上面有一个是徕卡LOGO,这些镜头和元素的排布从视觉规则的角度来看确实很不规则。初次上手时,尤其是注意到这里,会觉得它比较乱
但这一切应该都是为了最终效果而设计的。后面我们会进行实测,特别是下方的布局:一个镜头单独位于一边
另外两个镜头组合在一起,中间还有一些小点状元素,确实视觉上会感觉比较杂乱。
不过它镜头盖板的黑化处理还不错,毕竟这是Ultra机型,整个机器是比较厚重的
所以它前后都做了收弧的处理,后背板是四曲面微弧设计。如果直接与14 Ultra对比的话,大的设计语言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设计,主要有两个小点不同
1. 镜头圈颜色从之前的金色变成了红色,更加强调徕卡的专业范。
2. 边框方面,之前的金属中框向内收了一段,手感上很多人反馈都很不错
过渡部分做得非常严丝合缝。这一次则相对传统了一些,这也是小米Ultra系列第一次使用玻纤材质,为了进一步减薄减轻,边框向内收的一段也取消了,会有一个微微的小坎
颜色方面,除了传统的黑与白之外,它还有两个拼接色,一个是银黑,另一个是银绿。据我们目前的消息,这次应该没有龙晶陶瓷版。
在重量和厚度方面: 我们直接给大家列出数据
- 玻纤版提醒大家注意,要更加轻薄一些。如果你追求极致的话,建议选择这个版本,尤其是黑色款,厚度为9.65mm。毕竟这是Ultra机型嘛
拿在手里还是比较厚重且有分量的。玻纤版裸机重226克。- 如果是拼色版本,厚度则达到了9.83mm,重229克。
正面采用了一个四等深微曲的玻璃设计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边框,如果正面颜值满分是5分的话
可以在评论和弹幕中分享你的看法。然后它的内部屏幕在边缘处是有一点点微曲的
其金属中框前后都做了倒角处理。从正面划过边缘时,会感觉到一个小坎
但不是很明显。毕竟这款Ultra的体积摆在这里,所以它也想尽办法在视觉和手感上减薄一些。
如果你追求一点坠手感的话
其实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前面它凸起了这么多。黑色直角边的这个中框
也做了淡磨砂处理,与后背的融合性不错。OK,全部设置完之后,我们先来看一下5 Ultra的屏幕表现如何
这是一块6.7英寸2K屏幕。配置我们列出如下
- 数据实测,它的手动最大亮度约为640nits。
- 打开阳光模式之后
手动最高亮度可以突破850nits,表现还是不错的。全屏的强光激发亮度在当前这个版本中,无论怎么测试,都只有约1000nits,相对有点保守。大家经常看到各种厂商宣传的超高亮度如何激发
小米这款我们实测是在25%的白窗口下,亮度可以突破3000nits
甚至能达到3300nits。在50%的窗口下,也有超过2000nits的表现,这完全够用了。
理论上这么高的窗口亮度,如果是视频爱好者看HDR肯定很爽。不过,当前版本实测,HDR激发亮度在1%到100%窗口之间,无论怎么变动都不会有太大变化
都是最高约1700nits左右。目前版本中,超过3000nits的亮度在观看HDR视频时还无法体现,它目前更加侧重于日常户外使用
在屏幕色彩调校上也是如此。小米这次依然采用了CE2015进行校色。如果直接用标准D65来测,色偏就会比较大。
我们查了一下,15 Ultra默认设置下的白点值是基于人因实验而得到的
小米认为最舒服的白点和标准D65差别有些大。我们将小米的校色白点值映射到CIE1931测试
测得色温约为7500K,偏冷。覆盖99.5%的sRGB色域和79%的P3色域。色准方面,它的平均色偏只有0.59,最大为1.43。当然这是小米的标准,仅供大家参考。专业原色:暖色。
我们也测了一下,它的色温就比较接近D65了
平均ΔE只有0.7。如果你是一个影像爱好者,主观建议你可以打开暖色模式,颜色确实非常准。生动和鲜艳模式也测了一下。默认桌面和第三方APP的sRGB内容呢,都是有一点过饱和的
看起来会偏艳了一些。P3色域覆盖率达到了97%。HDR支持方面,HDR10/10+、杜比视界、HDR Vivid,它通通都有
实际播放时,色彩和亮度激发也都没什么问题。
功耗方面,我们也专门测了一下,15 Ultra在不同亮度下的表现
: - 在全暗室内100nits场景下,功耗只有0.21W。- 在350nits下,功耗约为0.78W,对比自己的上一代和友商BOE的屏幕,都要再好那么一丢丢。- 在700nits高亮场景下,功耗为1.95W,相比三星来说,要稍差一些。综合整体亮度,这块屏幕的耗电还是可圈可点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它可能也是有代价的
就是可视角度,手里这台相比于自己的上代,还有和其他国产屏的友商对比一下,可视角度都要相对差一些。
整体的亮度衰减和色偏也都要更高一点。比如典型场景,你手机放在桌面上,低头看屏幕基本就是斜视嘛,就能感受到一些屏幕上下的色彩有点不太一致
当然我们前期测试只有这一台,也可能是体质问题。后续我们也会看看其他15 Ultra的表现
开售到手之后大家可以看一下。
OK,屏幕总结:毕竟它是定位影像旗舰
15 Ultra的色准一如既往的优秀,也搭载了多屏同色技术
在亮度和功耗方面相比于上代也有进步
就是它目前的这个可视角度表现一般,但还是强调可能会有体质差异的问题。本期就是基于这台实测的
OK,影像方面,我们先来看一下它这套配置,确实还是挺顶的,基本上算是有两颗大主摄
- 一个是LYT900,这个上一代也有。- 另外一个就是非常关键的超长焦方面的升级。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结构图,它整个上面这一横条,都是这颗新的HP92亿的超长焦
为了加入这颗体积比较大的HP9,除了开头ID咱们说的镜头排布
显得稍微有些乱。
如果和上一代对比的话,Wo,wo
另外它的三颗镜头也都是做了微调的。之前14 Ultra有三颗858
这次呢:
由之前的等效75毫米微调到了70毫米。- 广角之前也是一颗858,但这次换成了JN5,是来自三星的一颗镜头。其实你能看得出来,这些都是为了缩小体积,给这颗HP9让路。
那它综合调完之后,加上小米最新的算法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颗HP9的超长焦
官方宣传它是做到了4.3倍,等效焦距100mm,实际算下来。
它其实在4.1倍时就会切换镜头,等效是96mm。不过这也是目前焦段最长的HP9了。
我们先测了一下官方宣传的17.2倍,等效400mm的无损变焦
iPhone直接抬走
这14 Ultra的字倒是能够认清,就是这算法的涂抹痕迹有些明显。15 Ultra和vivo的表现相对是最好的,vivo呢它会把字给算得更苗条一些。
30倍望远
我们先看一下取景框,依旧是15 Ultra和vivo最为清晰,但是vivo的锐化痕迹要重一点
经过算法之后只看第一观感,你觉得谁更清晰
大家可以评论弹幕一波。14 Ultra直接把画面中心的雷达天线给涂黑了
看起来会更加锐利一点。
vivo则是和前面一样,会把文字给计算得更细
15 Ultra在这种场景下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经典的长焦悬日,15 Ultra太阳黑子是最清晰的。vivo则是经过算法处理之后
变淡了很多。各家最高倍率的极限场景
我们也拍了一下。
能够看到14 Ultra和vivo的算法会先猜测画面细节
再进行还原,结果就是导致这字扭曲得认不出来了。而15 Ultra则主要以涂抹为主。在经过脑补之后,这字也是能够猜出来的。直出的2亿像素,简单对比一下
: 这组色彩比较丰富的场景,15 Ultra和vivo的文件大小都在80兆左右。
疯狂放大中心部分,能看到15 Ultra相较vivo多了一步降噪算法
改善了噪点,但是涂抹感会相对重一点。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前期我们用下来,主观并不建议用2亿像素直出,一方面是它的文件体积确实大,另一方面就是色彩不准。相较于人眼看到的画面,15 Ultra像是加了饱和度
而vivo这边则是降低了饱和度。
即便是追求细节的话,直出的2亿像素裁切也打不过高倍率下的融合AI算法
白天感觉这优势不是特别明显啊,那么来到主打的暗光长焦,硬件的进光量才是王道嘛
这是人眼看到的场景,基本算是摸黑了。而这是4台手机5倍长焦拍出来的
放大一看,iPhone先抬走,14 Ultra的噪点也偏多
vivo的涂抹感也较强。
硬件进光量最大的15 Ultra,遥遥领先。这组夜晚5倍长焦的灯笼,15 Ultra亮的地方色彩还原
暗的地方也符合观感。vivo则是另外一种策略,为了提亮暗部,曝光偏高导致整体的色彩感觉有点偏了。夜景还原是1,刻意提亮是2,你更喜欢哪种风格? 暗光下的望远场景,14 Ultra和vivo都会有一定程度涂抹。15 Ultra的细节保留是最多的。最后这组60倍超长焦
这就不用多说了,一眼差距。
小米这颗新超长焦的升级
满分五分的话大家可以评论弹幕。ID环节说了一下,15 Ultra在硬件层面,应该就是为了塞这颗HP9,其他三颗都做了调整。可变光圈现在无了,对大众用户来说可能感知不是很强,我个人就不咋用。但这台机器毕竟是强调极致影像,对于专业用户来说
可创作的空间确实变小了些。主要它会在两个场景感知明显一点: 第一个就是
像这种手捏星芒的创意构图,以后是拍不了了。
第二就是你用主摄拍摄近物,比如说文字的时候
这一英寸大底再配合上大光圈,除了画面中心之外都会发虚
前代14 Ultra这边有可变光圈
只需要用小光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场景
这主要就看大家各自的需求了。这组主摄实物样张,其他手机都会提高一下饱和度
你觉得哪个更可口?是我们在现场
专业模式手动还原的发光蘑菇,而这个是四台手机默认直出的。为了提亮画面,大家都有些偏色了。15 Ultra在夜间的HDR算法,在这个版本并不是特别积极
像这个取景框的画面,14 Ultra识别到场景会自动缩小光圈,可以看清中间的爱心。15 Ultra则是一片发白。实际拍出来,四台手机里面
只有15 Ultra是没能还原这个粉色爱心的。
这组灯笼也是一样,要比15 Ultra更加还原
超广角方面,14 Ultra是最广的12mm
15 Ultra这代是14mm,拍出来的画面稍微会窄那么一丢丢。这四台手机放一起的话,15 Ultra的画质表现还是挺OK的
15 Ultra从原来的75mm缩到了70mm
不过最近对焦距离和上一代保持一致。
都是10厘米,这也是我们自己在体验相机的这段时间
使用率最高的一个镜头。长焦微距带来的真实物理虚化效果
在拍摄一些特写时
所带来的那种纵深感,随手都是非常出片的。
强烈建议大家到手之后去试一试
直立长焦的圆形光圈,主观上也要比潜望长焦的那个方形光圈
更出色。哦对了,这里要提醒注意,15 Ultra的这颗4.3倍 HP9,并没有和vivo一样做了很近的对焦距离。当前版本实测下来,15 Ultra最近对焦距离在50cm左右。所以在拍摄一些特写的时候,哪怕是你滑到了5倍长焦
它也依然调用的是3倍的镜头。
多镜头白平衡一致性方面,15 Ultra这四颗镜头在初版还是很不错的
风格化上面,15 Ultra不同场景下的色调都不一样了
像这组长焦,徕卡经典相较于生动,看起来只是整体曝光低了点。而这组主摄样张,徕卡经典还加了暗角
那味就更浓了一些。和其他家各种不同的风格放在一块,可以把你喜欢的编号打在公屏上。
依旧分成了大师人像和徕卡人像。默认的大师人像
成片风格是比较柔和一些,色温偏暖。更加接近人眼的观感,而一旦切换到徕卡人像,这味一下就来了。徕卡是2
你更喜欢哪一组?拉上其他家一起对比看一看。这组两倍人像
15 Ultra和上代相比变化不算大,观感也都很不错,更加强调面部的立体感。
这组超长焦一眼看过去,15 Ultra的HP9整体曝光偏高
小姐姐表示反而感觉没有上代来得那么舒服。小米容易把一部分边缘发丝给算没了,相对来说会更加自然一些
当然它也是老Ultra了,调校确实更加成熟了。下一组也基本如此。iPhone就不多说了,三个字:还原。炫光表现上,在这种强光源下,15 Ultra整体的炫光强度和范围,和上代相比差别不大。
就不过多展开了,我们取了一下各家炫光最明显的角度,刻意拍了一组
你可以暂停看一下大家的表现。动态照片方面,14 Ultra原本是2秒,而这次15 Ultra可以加到了3秒
不过测下来发现,15 Ultra的视频分辨率有所下降
这个功能主要还是图个方便,随手记录生活瞬间。
像这几组群鸟飞舞、仙女散花、豆豆rua猫
大家觉得效果怎么样? OK,来到录像环节,它录制的最高规格
我们一张表打出来。15 Ultra主要升级了超长焦的4K 120fps,以及全镜头的4K 60fps 杜比视界录制。这里有小伙伴可能会好奇,都是差不多的镜头,为啥只有15 Ultra上了全镜头的4K 60fps 杜比视界。
我们猜测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15 Ultra这次首次采用的双路立体环形冷泵散热系统
哇,这名字真的是很长。它的散热除了在SOC核心发热区有一路,还多了专门为影像降温的一路
官方宣传支持8K 30fps以及4K 60fps的不限时录制
我们也专门测了一下。
OK,现在这台小米15 Ultra
8K 30fps已经录制了1小时1分钟,可以看到它现在仍旧没有退出。我们把灯给关掉,用测温枪来测试一下它的温度。它的最高温会集中在背板区
能够看到它的最高温大概是44.5度左右
这个表现大家觉得如何呢?
刚刚这段就是我们像这样拍出来的,手晃得很厉害,但画面看着还是挺稳的。这次防抖效果很不错。
我们直接拉上视频王者iPhone比一比。在正常跑动的情况下,单从防抖表现来说,小米和iPhone已经差不太多了,甚至某些地方处理得感觉还更好一些。别愣着,就比如跑动过程中,小米的树叶和天空的闪烁控制上要好一些。不过最后的画面表现上,主观觉得iPhone还是要更胜一筹,但小米注意看这里,它的紫边会相对严重一些
继续加码,咱们来点更猛的、更抖的。
像这样手机上下左右剧烈摇晃
小米在这种极限场景下: 防抖的表现甚至比iPhone还要再好些,非常出乎意料,值得点赞。坏了,这视频防抖真让小米调好了。最后来看一下光线复杂的夜景画质表现。苹果的整体有些偏冷,鬼影问题老生常谈了,不过胜在整体画面比较稳。而小米的画面抽动在夜景相对来说就更加频繁了一些。不过综合观感来看,小米要更胜一筹,得益于大光圈一英寸的进光量,暗部的解析力和亮度都要比iPhone好。
你注意看这个梅花,小米确实更亮,视觉上就比较讨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个有待优化的场景
就是录像时候的多镜头一致性,相对会差一些。在录像界面的取景框里,超广角的画面要明显偏绿一些。最终录制完成
查看这个视频也是如此,就是偏绿。如果你切到拍照界面
在这个取景框里边,则不会有偏色的问题,希望可以早日改进。
OK,影像的基础表现看完,满分5分,你觉得这次15 Ultra的影像
可以给多少分?大家可以评论弹幕。我们接下来再聊一聊小米15 Ultra的Ultra,够不够Ultra,也就是主打的这个专业方面。去年影像横评的时候和大家聊过,小米的UltraRAW相对于普通的JPG格式照片,能够记录保留更多的信息细节。简单举个例子,右边的是UltraRAW格式的照片
左边的是同时直出的JPG照片。
同时对这两张照片拉低一下曝光度和高光值,而左边的JPG则是简单的变暗了一些。关于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在专业视频录制方面,小米15 Ultra的Log模式是这次最大的升级点
它终于也适配了奥斯卡ACES的标准。
如果你是熟悉后期调色的小伙伴
在电影或者纪录片行业拍个片子,可能会用到很多不同品牌的相机。
你需要导入到调色软件里,逐一使用不同品牌的Rec.709来还原
并且最终还原出来的色彩也都不一样。这就给调色师们
增加了非常大的工作量。你只需要像这样,把ACES转换拖入到素材,选择好输入的相机品牌,就可以直接输出你想要的色彩格式了
作为一个色彩管理框架,ACES还有一大优点
就是可以确保内容。
如果Rec.709色彩标准是中文的话,不同品牌相机的Log就像是不同国家的语言
不同相机厂商的Rec.709还原LUTs则是不同国家的翻译词典,你得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翻译,连成句的话还有可能不通顺。而ACES就像是一个超级翻译平台,你只要接入了它
就可以把不同国家的语言翻译成中文,并且非常准确。不知道这样说,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能不能理解。在iPhone 15 Pro这一代上,苹果首次接入了ACES。
你现在打开达芬奇
就能直接看到相关的适配。小米15 Ultra可能因为刚刚才接入,达芬奇当前版本要使用的话
还需要一些调整。你得需要先下载小米官方的DCTL文件,导入进去,经过两次色彩空间转换,才能转换成Rec.709色彩格式
确实有些麻烦,期待后续达芬奇的更新公告里,能够看到适配了Mi-Log的字样
这种利好专业摄影的升级,希望后续其他厂商也可以跟进一下,在自己的影像大旗舰上
OK,实拍聊了不少,我们再聊聊这次的软件UI。在前面展示取景框的时候,估计小伙伴们都发现了,15 Ultra的相机界面大变样。不清楚是不是当前版本的主题原因,这桌面的相机图标也变了,右上角的小红点消失了
点击进入相机,这次15 Ultra还做了一个引导动画
随后便是展示这次的升级点。
看小字描述的话,主要的变化就是界面更加简洁了
默认的拍照界面变化最明显的就是
: - 象征徕卡的红色没有了,变成了和红米机型一样的黄色。- 字体变得和隔壁的保时捷字体感觉有点像。相机底部的功能选项更加简洁,只留下了专业录像、拍照、人像和文档五个选项
其他的则是移到了通过上滑手势触发的更多选项里
小米还对这种悬浮卡片做了实时模糊。在相机这种本身就是高功耗的场景
还给再加模糊。主界面的EV调节变成了加减符号。
右下角的滤镜,哎,这个界面怎么改的有点像隔壁黑厂呢?
除了新增的两个水印
现在水印界面还可以调节背景的颜色
不过仔细一看的话,还能发现一个历史遗留bug:这水印上的主摄参数咋还是f/1.9呢?
开个玩笑,推测这是前期版本的原因。
人像模式以前只有5个焦段,现在则是可以选择23mm到135mm之间的任意焦段
街拍模式的变化也比较大,默认集成了超级取景框,你还可以自定义快门的样式
OK,升级点讲完,再聊一些主观有待优化的地方。首先就是默认下滑界面,是不是有点过于简洁?一些功能比如万物追焦、声控拍照等等,你现在得需要点击设置,进入二级甚至三级界面才能找到打开,相对会繁琐点。当然,这些功能如果你基本不用,那就还好。
然后就是录像还有电影模式,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和国师合作的大师开拍,这次又没有了。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模式,把风格预设也给取消了,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版本的原因。如果觉得取消了有点可惜的小伙伴,可以弹幕扣波1,说不准小米工程师看到1很多。这次摄影手柄的电池容量
升级到了2000毫安时。按键的自定义功能和上代差别不大
除此之外,它还专门针对街拍模式,做了一个模拟相机的操作界面。
这次又是例行简单测了一下,这个手柄在友商机型上的适配情况
结果这一张表给大家打出来了,感兴趣你可以暂停查看
之前我们发过一条动态,提到小米Ultra在相机软件方面的更新,当时就提到一些很好用的功能,迟迟不给下放到老旗舰上
碰到过的可以扣波1,总感觉时光是那么的慢。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老Ultra也能用上新软件呢?有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这次花了亿点点时间
对老机型自己做了一下小适配。就比如在我们自己的14 Ultra上,甚至我们还自己适配了ACES Log和3秒的动态照片。我们还给自己的13 Ultra,适配了EV调节,并顺带给修复了水印的光圈显示bug。不知道兄弟们能不能给两个硬币
鼓励一下。也希望官方在积极出新的同时,也能多重视重视
对老机型的相机软件维护,尤其是花了大价钱支持了Ultra系列的用户体验。
毕竟现在换机周期也越来越长了
OK,一通体验下来,这次升级最大的毋庸置疑是HP9
在极限望远和暗光下的表现
其次就是视频防抖,尤其是在晃动比较大的场景。日常的随手拍呢,配合上小米的各种风格化滤镜
以及最新的徕卡水印,这可玩性都还是挺不错的
OK,至此,影像部分就和大家聊完了
15 Ultra满分10分的话,你觉得这次更新可以给到几分呢?
最后就是希望一些好玩实用的功能
可以尽快更新到老机型上面。性能方面,按照以往Ultra的调校风格,都是没有那么顶的,毕竟它的重点是影像。
不过它的配置方面,也是8X4的这套组合,6000毫安时的电池,充电方面是90瓦的有线充,还有80瓦的无线充
无线方面是拉满了,骁龙8E老朋友了,性能和综合能效,在我们天梯实测试都是Top级别的。
这次的Ultra在性能方面
有没有一些变化? 有没有改得更Ultra?王者,上一代14 Ultra直接就稳不住了,15 Ultra的整体表现还是要强不少的
8E对于《王者荣耀》这类游戏,那肯定是轻轻松松,但是它当前版本的功耗是4.2瓦,有些偏高了。温度方面是43.1摄氏度。
原神,小米默认最高是可以跑到864P,但为了控制变量,我们统一采用渲染精度高,也就是约720P的画质来进行对比测试。先来看一下上代14 Ultra,就有点压不住了,帧率不稳的同时
它的功耗也突破了6.1瓦,体验上也差些意思。到了这代15 Ultra,整体就要好不少了,平均59.5帧、功耗4.6瓦,8E正常发挥,但注意看当前版本的这个帧率曲线,它的游戏过程中,小掉帧可以说是有些频繁,落实到体感,就是时不时会那么小卡一下下。
测试快结束的时候,亮度也降到了约220nits,温度是45.3摄氏度。对于8E这颗处理器来说,肯定是可以继续优化的,当然就看小米自己的这个定位
《星铁黄金的时刻》,画质方面,单从分辨率数值来看,和其他安卓差不多的,但是在体验过程中我们发现
: 在远景画质上,注意看这里,15 Ultra是要相对差一些,某些光效的渲染也出现了问题,一闪一闪的。
并且我们也反复确认,是关闭了VRS进行了测试,可以贴着60帧跑,功耗6.3瓦也不高,但此时它的散热有点顶不住
限制了后面的发挥。它的机身温度超过了48摄氏度,帧率也开始像过山车一样波动了,亮度也降到了约220nits,最后平均帧率是51.7帧。比上一代高了3帧
功耗是5.7瓦。
目前这个版本,整体我们看下来还是比较保守,它的温度也突破了48摄氏度,微微烫手了。OK,游戏性能四个字总结,就是在意料之中。毕竟定位影像旗舰,它不是偏性能项的,调校和释放偏保守。《原神》小掉帧相对频繁
《星铁》画质有降低,但是它的功耗也只有不到6瓦
看来为了塞下这颗HP9,整机的散热空间压力也确实大了不少。但是如果你不是那么极致的话,日常游戏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如果重度用户的话,还有个小点提醒注意,就是它的镜头模组确实比较大嘛,如果你横向打游戏的话,握持的时候难免会比较碍手,也难免比较容易沾染指纹。所以在拍照的时候,一定要先擦这个镜头,提醒注意。30款应用两轮打开测试。小米用时171秒
速度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它在打开几个应用之后,后面的应用动画就加快。第二轮打开,当前这个版本有一些小卡顿,所以数据仅供参考吧。
APP二级界面的三小时保活测试,小米15 Ultra保活了27个应用
表现还不错。6000毫安时的电池相比上一代足足增加了700毫安时
约12%,3小时综合续航测试,15 Ultra剩余了66%
在已测机型的总榜中排名中上。
相比上一代14 Ultra只剩49%了,这提升还是挺明显的
6小时重度续航测试结束。它可以剩余6%的电量
同样排名中上。直到把它干到关机,15 Ultra总共坚持了6小时37分钟
如果你是在今年的新机里对比,它可能相对一般,甚至有些靠后。
但一看上一代还不到5个小时,这一代续航直接提升了35%
如果你是14 Ultra的用户换代,感知还是比较明显的。充电方面,这个祖传的90瓦有线
在25摄氏度标准环境温下,它5分钟充入了15%的电量,半小时充入67%,前台显示100%用时53分钟,涓流结束用时72分钟。这个续航和充电表现满分5分,你给几分呢?欢迎大家评论弹幕。
就这期多聊几句充电支持的情况,小米这个90瓦是私有协议
我们实测第三方充电头呢,最高也就不到30瓦 PD。前段时间传出小米退出UFCS(终端快充行业协会)的消息。UFCS其实之前我们聊过,它本来是为了统一国内快充标准而成立的,但是在成立的3~4年时间里,UFCS协议的充电功率依然不高。目前手机设备绝大多数只有33W或者44W。
虽然它的官网能够查到100瓦认证的手机,但是注意看小字
只有手机厂商专用充电器才能达到100瓦,其他UFCS充电器最高只能33瓦。这就有点统一了个寂寞了。各家私有协议呢,120瓦甚至更高的,在速度上是遥遥领先UFCS
既然做不好,这行业也统一不了
那就单干吧。
再结合前段时间小米开放澎湃秒充,让其他厂商接入的消息,估计小米就是这样考量的吧。另外在通信方面,这次它也带来了一个升级,是有一颗专门的独立卫星天线的,我们就直接去户外实测一下。我右边是小米14 Ultra
现在我们来演示一下它们的天通卫星通信功能。据说这次在搜星角度和搜星速度上都有一定的提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角度确实很大
搜星速度也比较快就过去了。
右边这个比较小的应该只有60度。正在连接卫星,左边15 Ultra很快就连上了,好,右边也连上了
可以看到15 Ultra在搜星的角度和速度上,相比上一代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小米15 Ultra同样搭载了无网通信功能。我们来看一下效果怎么样。它在这个通话、联系人里,这里有个无网通,我们点开。现在我们其实把飞行模式打开了,我们来打一下这个电话,随机找个人看看。怎么有一个,有人在跳铁山靠?这个是小黑子,我们就打给他到时候看看。
好,正在拨号中,很快就接通了。喂喂喂,你怎么在那边跳铁山靠啊,你个小黑子? 啊你怎么知道?我可是铁山靠第114514代传人。你人啊没看到你啊,哈哈哈你没看到我吧,我将在114514分钟后过去,你在那继续跳,拜拜。而且它不需要话费哦,还不需要话费哦。15 Ultra这次的超声波指纹,初次录入需要手指按多次
但它解锁速度确实非常快,手指往上一放,直接秒解。但同时也要请你注意
它对钢化膜的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高,要么就去挑那种比较薄的
要不然的话
就像我们这样正常按压,它都比较难识别。提醒注意。OK,外围配置方面,它的底部接口是USB 3.2的
红外、NFC这些该有的也都有。而且它也延续了15系列之前的设计,顶部是什么元素都没有的
红外是融合到它的镜头模组里边了。扬声器是底部开孔
并且做的是听筒式的双扬声器。
另外在芯片方面,这次它有三颗自主芯片的加入,有两颗T1S和一颗T1,都是通信相关的。之前这么多年,小米在充电或者说通信方面的外围芯片一直都在做。其实我也非常期待最核心的这颗SOC什么时候能够出来。OK,小米15 Ultra。差不多前期我们能够多实测的,就都跟大家聊完了。满分10分的话,大家现在可以评论弹幕走一波。我们主观总结来看,这台机器依旧还是比较坚定地延续了之前14 Ultra这种专业影像范的风格。而且在配件方面,包括它的这些摄影手柄,也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他方面,其实性能还是延续了它的风格,就是没有那么顶。
如果你是极致的影像用户,这个米粉
那肯定这台机器是最为适合你的。但如果你对影像没有那么极致的追求,综合手感和目前的软件体验来说,其实15的标准版和Pro,都还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觉得这期内容,记得下方给我们点个赞。
我们真的是连夜爆肝了,更多内容和精彩,大家可以全网搜索关注PLOTNOOK。我们下期内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