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 5080首发评测:性能挑战4090,规格与价格接近半张5090的次旗舰,公版FE设计解析。
PlotNook
Size :
Scheme :

5090D咱们聊完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一代的80级别显卡80级别显卡一直是NVIDIA最重要的高端卡,曾经的80就是NVIDIA的旗舰级显卡。

直到GTX 680开始,80级别显卡变成了产品线里的老二。

但是历代80级别显卡的规模无论如何也始终保持在旗舰卡的60%以上。

哪怕上代的4080也有4090核心规格的60%,显存位宽也有2/3。但这次的5080啊打破了这个传统。这次的5080使用了完整计算单元的GB203核心,然而这颗核心的完整规格也不过10752个CUDA核心

数量甚至还没到5090的一半。显存规格也是延续了前代的256bit 16GB。显存类型升级到了GDDR7,但显存部分也依然都是5090的一半。

可以说5080这张卡的规格几乎就是半张5090。这在历代80级别显卡当中可谓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如果我们横向对比CUDA核心数量的话,它仅仅比4080 Super多了512个CUDA核心,也就是5%的规模。甚至L2缓存都和前代一模一样。这让我非常担心它的性能提升幅度。比起无聊的规格,我们手上这张5080 FE这张卡本身就有意思太多了。5080 FE5090 FE用上了完全相同的设计。

这个设计简直就是艺术品,再次回到了3080时代苗条的双槽设计。

但它除了厚度以外的比例则更接近40系,因为面积比3080更大,所以肉眼看起来就会有一种非常薄的感觉。加上更柔和的边缘处理,这代FE卡的设计是真的深得我心。和40系公版放在一起, 它们其实共享了相同的风扇设计,散热鳍片紧紧围绕着撑满了整个边框的Nidec(11cm)风扇

不同的是,它不再使用30系40系的推挽式布置方式。

但你们看到的拆解大部分都是5090的。

5080 FE的内部长啥样呢?开拆!这张卡的拆解方式和传统显卡完全不同,拆它的感觉更像在拆一台Mac

首先拆开挡板螺丝,松开一颗固定中框的螺丝,接下来用拆机片挑开带LED氛围灯的中框,你会看到LED是通过核心背面布置的两个触点供电的。接下来取下16pin电源接口位置的CNC铝制三角形侧盖

已经可以看到底下的散热片和PCB了。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拆开PCIe接口位置的侧盖,你就会看到PCIe这块子板PCB和与显卡连接的BTB(板对板连接器)。

接下来拆开固定PCIe排线的四颗螺丝,

以及连接PCIe PCB和中框的两颗小螺丝,就可以取下PCIe接口子板了。它和主板通过BTB接口连接,此时你也已经可以看到一根软排线了,这就是显卡主板和IO接口子板之间连接的排线。要拆下这根排线,我们要继续拆掉显卡的背板。

拆掉背板之后就可以看到连接显示接口的这根软BTB排线了。

挑开这根排线,拆掉GPU背面的扣具支架,我们就可以把显卡主板的PCB和散热器分离出来了! 咦,5080 FE这个核心上用的居然不是液金,用的居然是相变片!这让我有些意外啊,看来这个散热器压5080的发热量应该不会有5090 FE那么吃力。毕竟5090 FE在外媒的测试当中,很容易就可以跑到77度左右的核心温度和94度的显存温度。待会儿我们也会来实际看看这张5080 FE的散热表现。

回到这张卡本身,这张卡的PCB实际拿到手里真的太震撼了,很难想象这是一张台式机显卡的PCB。这样看你可能没办法理解它有多小,我拿一台M4 Mac mini给你们对比一下。

结果非常离谱啊,这张PCB居然和M4 Mac mini刚好完全一样大。

这太离谱了!看来5090塞到Mac mini的机箱里是不是也有可能啊?哈哈开个玩笑。

这张PCB虽小,

但用料是很扎实的。虽然不像5090 FE那样在这么小的PCB里布置了23相供电那么离谱,但是这15相核心、4相显存的供电规格,

也是非常可观的。对于5080360W TGP来说绝对是绰绰有余。这就是5080使用的GB203-400满血核心了,我们量下来核心面积为378平方毫米

和上代AD103几乎完全一样。有趣的是,它的晶体管数量也和AD103几乎完全一样。

不愧是老黄啊,这才叫真正的刀法。除了5080 FE以外,我们还收到了来自华硕的5080 Prime。它的体积和上代4080 SuperProArt版本保持了一致,稍微超过双槽的体积加上比公版更不越肩的设计,在一众巨型非公版5080里非常小巧。

并且作为一张MSRP定价5080,它的散热模组居然用上了VC均热板+6热管的配置,用料相当良心。看完了艺术品,我们是时候来看看5080的实际性能表现究竟如何了。这次我们使用的测试平台依然使用的是,

9800X 3D + ROG X870E Hero + 6000C28内存的配置。我们搭配了一颗ROG雷神3 1200W电源,这是一款80Plus白金电源,支持GPU First显卡优先技术,和可以双面安装的磁吸OLED功耗显示屏

先来看看基准测试的成绩。在经典DX12测项Time Spy

5080的成绩为32000分,这个成绩比4080 Super大约强了14%,刚好介于4080S4090之间。在压力更高的Time Spy Extreme当中,50804080S的差距小幅放大到了15%,毕竟GDDR7的显存带宽还是高了不少的。

在新的Steel Nomad测试里,5080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比起4080S强出了26%,但依然无法接近4090。但在Steel Nomad Light测试里,两代的差距又缩小到了14%,和4090的差距也再度被拉远。我们还跑了一下Port Royal光追测试,这里5080的性能比起4080S强了约20%

比纯光栅化的测试的优势要更大一些。

从基准测试看起来,5080相较于4080S的提升幅度比较有限啊,而且这应该是目前为止,第一代打不过前代旗舰卡的80级别显卡

甚至它和4090的差距还相当明显,这实在是有点不够看啊。那接下来就是大家比较关心的游戏部分了。说实话,5080的性能并没有那么多能聊的地方,所以我也懒得一个个游戏去给你们展示了,直接上总表吧。先来看4K传统光栅化性能,5080相比4080 Super平均强16%

相比409013%,和5090的差距在33%。而在4K光追游戏里,5080相比4080 Super大概强15%

相比4090差了14%,比起509035%的差距。说实话,像《赛博朋克2077》和《黑神话:悟空》这种游戏,原生光追全开肯定是别想了,只能跑个十几帧。

4K开了DLSS平衡档超分之后,5080在各个游戏中全特效的表现是这样的,多数游戏还算是挺流畅的,但像《赛博朋克2077》和《黑神话:悟空》(原文中的“黑猴”应为笔误),开了最高档光追+DLSS,也只能跑40多帧,还是得降点特效才能跑到一个合适的基础帧率,然后再开帧生成才算是能流畅玩。具体到游戏中呢,5080有几个游戏还算比较有优势的,但它和4090差距巨大,

功耗方面,在一些比较高压力的游戏里, 能效上说,可能确实是比4080 Super好一点点的,

有些同学担心5080这个16G显存

在游戏里会不会不够呢?

我们测下来,至少游戏玩家是不用担心的。

4K显存压力最大的游戏是《赛博朋克2077》,开启光追后可以吃掉15G显存,这时候确实要爆显存了,但5080在这之前性能已经跑不动了。而但凡能跑动帧率正常的情况(比如开DLSS之后),基本上我们测的游戏都吃不到13G显存。至少在4K分辨率下,16G显存还算是凑合够用的。接下来咱们来看看生产力软件里的性能。在Blender里,5080相较于4080S提升6%-11%

总体的提升相当有限。

PR里,凭借着编解码器的加强,5080的成绩倒是获得了显著提升,

甚至已经超过了4090。唯一的问题是,5080这次依然只有16GB显存,如果你的工程非常复杂的话,这个显存容量才是阻碍你选择它的理由,性能在这里反倒不是问题了。AI方面,我们跑了一下Ollama部署通义千问2.5模型

很可惜,在32B模型下,两张80级别显卡16G显存都直接爆显存了。

所以我们又测试了14B模型下的性能,这里5080的提升还是很显著的,比4080快了不少,直逼4090了。GDDR7显存的吞吐量提升还是作用很显著的。那么这张双槽的5080 FE的功耗和温度表现如何呢?在Time Spy图形测试里,这块5080 FE的平均功耗并没有显著高于4080 Super

主要是压力很高的第二个场景里,360W的功耗墙可以带来更高的上限。总体上,5080毕竟规格上也没什么提升,因此功耗上也没啥大的区别。

你们也知道这个双槽散热器压5090还是有点吃力的,但是压5080就非常轻松了。我们测试了20分钟的SpeedWay压力测试。

这个测试对核心和显存的压力都比较大,可以看看显存温度能不能压得住。

最终核心稳定在了67-68度,显存则稳定在了80度。此时的风扇转速仅为1500rpm,是非常安静的程度。看来FE这张皮反而是用在5080上更合适啊。

最后我们也简单给这张5080超了超频,最终在核心3.1GHz左右的频率下,Time Spy成绩从默认的32000分提升到了35300分

已经可以摸到4090的屁股了。提升幅度还是挺可观的。

如果说5090让我们看到了DLSS 4所带来的游戏行业的未来,5080就是稍微低价一点的4K DLSS 4体验卡了。

相比前代的4080 Super,不开DLSS 4帧生成的情况下提升约15%

但是除了DLSS 4以外,这张卡和4080 Super的差别实在是太小了。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见过代际提升幅度最小的80级别显卡

唯一值得说的是上市价格比前代的定价稍低,也刚好是5090D的一半。

但考虑到4080 Super目前的市场价已经比首发低了不少, 我也很难讲5080有什么性价比优势,所以在我看来,这卡目前最大的意义,就是获得这次这个公版皮最现实的方式而已。这张5080 FE的国行也会在京东自营上市。

那么这期节目就到这里了。今天是大年初一,祝各位观众朋友们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早日用上5090。那么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