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AMD主板推荐,精选全价位高性价比主板。
Christian
Size :
Scheme :

2025年3月AMD主板推荐。上一期介绍完了Intel的主板,这一期带大家一起看看AMD的。主板是一台电脑的灵魂,AMD的主板更加是灵魂。

与Intel的快速迭代不同,AMD的主板普遍拥有超长寿命。初代锐龙发布于2017年,至今已经八年了,而AM4接口时至今日依旧在服役!最新的AM5接口也宣布最少兼容到2027年。首先我们来看AM4平台,由于目前AM4平台的主力产品就几款:分别是56005700X3D,以及部分核显主机用的5600G。因此主板将围绕这几款处理器进行推荐。

第一款:技嘉A520M KV2,CPU供电采用4+2方案,无MOS散热,总体的规格比较基础,仅有一个PCIe 3.0M.2接口。

显卡插槽也仅支持PCIe 3.0×16,不支持前置Type-C、ARGB和WIFI。I/O接口方面也比较朴素,给了一个HDMIVGA,以及两个USB 2.0和四个USB 5G,总计六个USB接口。但目前的价格不到三百元,供电满足5600G5600也没什么压力。

虽然显卡插槽比较落后,但带1080的卡也没太大的性能损失,属于性价比和稳定性都很出色的型号。第二款:微星A520M-A PRO,CPU供电方案同样是4+2,无MOS散热。

总体规格跟技嘉的是一致的,仅在主板I/O接口方面有微乎其微的区别。技嘉给的是HDMIVGA,其余六个USB接口规格保持一致。推荐理由也是一样的,价格实惠,表现稳定。第三款:华硕A520M-K,整体的规格跟技嘉的完全一致。

不过华硕的是三款主板当中最宽的。价格方面比前两款会略贵一些,来到了三百出头。总的来说,A520芯片组是入门非常合适的选择。供电虽然看着比较寒酸,但5600的功耗也就80W左右,实测下来这三款主板都能满足需求。而且A520也支持内存超频,只是不支持CPU超频而已。再加上多数用户基本都是默认使用的状态,所以预算较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这些主板。当然,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建议选择B550,毕竟B550对显卡和硬盘的支持会更好一点。

第四款:华硕B550M-K ARGB,CPU供电方案同样是4+2,无MOS散热。

这款主板的规格其实还可以,给了两个M.2接口,分别支持PCIe 4.0PCIe 3.0。显卡插槽也支持PCIe 4.0,同时给了一个5G的前置Type-C接口,也支持ARGB功能。I/O接口方面同样是两个USB 2.0和四个USB 5G,总计六个USB接口,但这比H610的规格要高一点,H610那边清一色的是四个USB 2.0和两个USB 5G

价格方面基本与H610持平。4+2的供电带个5700X3D是没压力的。CPU供电采用5+3方案,有MOS散热,整体规格上略强于华硕的B550M-K,但价格也贵了不少。没给前置Type-C,但考虑到多数AM4平台的用户主要是打游戏,传输需求不多,这也算不上扣分项。同样是两个M.2接口,分别支持PCIe 4.0PCIe 3.0,也支持ARGB功能。如果需要WIFI的话,也有对应版本可以选择。I/O接口方面相对出色一些,一个HDMI和一个DVI,两个视频接口是最基础的配置。

四个USB 2.0和四个USB 5G,总计八个USB接口,在数量上有优势。再加上5相核心供电,总体来说规格是比较高的。搭配上5700X3D,可以做点生产,也可以兼顾到很不错的游戏体验。目前的AM4平台其实已经比较落后了,坚持到现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出色的性价比。

同时,以上的这些主板已经完全能满足现在AM4处理器的需求了。更高的型号也就没有推荐意义了。由于AMD的设定相较于Intel来说没那么保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以折腾,而折腾就比较考验主板的BIOS了。因此,AMD这边,更优先推荐御三家的板子。

再加上目前御三家的板子也没那么贵,或者也可以说是,AMD的功耗没那么高,相对而言对主板的供电要求没那么严苛。讲完了AM4,我们一起来看目前主流的AM5平台。第六款:微星PRO B650M-E,CPU供电方案为6+2+1,无MOS散热。

作为入门的主板,规格上是比较基础的,仅有一个PCIe 4.0M.2接口,不支持前置C口,不支持ARGB,也不支持WIFI。

I/O接口方面也同样是不能要求太多,跟A520保持一致,两个视频输出接口(一个HDMI和一个DVI,两个USB 2.0和四个USB 5G。但它目前的价格只需要五百多,这个价位还要什么自行车? 供电方面带目前的7500F9600X7700。都没什么问题,非要挑刺的话,那就是规格确实寒酸,但,它只要五百多,至少我觉得比那些大几百的A620还是好不少的。第七款:技嘉B650M K,CPU供电方案为8+2+1,有MOS散热。

总体的规格其实挺不错的,给了两个PCIe 4.0M.2接口,还提供了一个5G的前置Type-C口,ARGB功能也是支持的。I/O接口方面比较丰富,包括一个HDMI和一个DP,两个视频接口,四个USB 2.0,两个USB 5G和一个USB 10G,总计七个USB接口,同时还提供了一个10G的C口。目前的价格七百左右,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供电方面带9700X9800X3D都没什么问题。

至于更高的99009950,我劝你善良,别为难它。第八款:华硕B650M-K,CPU供电方案为8+2,有MOS散热。

总体的规格跟技嘉的B650M K是基本一致的。Emm,应该说是技嘉跟华硕的差不多,毕竟华硕的先出,技嘉的后出。同样是两个PCIe 4.0M.2接口,同样提供了一个5G的前置Type-C,同样支持ARGB。I/O接口方面也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华硕没给DP,给的是VGA。目前的价格七百出头,这个板子真的不算丐了。

CPU方面同样是建议最高搭配到9700X9800X3D,更高的99009950确实有点为难。到这里,入门的B650就介绍完了,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中端型号。第九款:微星B650M GAMING PLUS WIFI,CPU供电方案为10+2+1,有MOS散热。

总体的规格比之前的入门型号会更高一些,两个PCIe 4.0M.2接口,一个10G的前置C口,ARGB到这个级别就都是标配了,后续不再单独介绍。I/O接口方面明显要更豪华一些,HDMI和DP都提供了。

四个USB 5G,三个USB 10G,总计7个USB接口,而且全部都是USB 3.2的。同时给了一个10G的C口,看着是不是好多了?目前的价格九百多,规格还是很不错的,也支持WIFI。不过CPU方面的建议跟前面是一样的,上到9700X9800X3D就差不多了,上R9还是差点意思的。第十款:华硕TUF GAMING B650M-E WIFI,CPU供电方案为8+2,有MOS散热。

这个板子可以当作一个简化版的重炮手,当然网上也有人称呼为“轻炮手”。

给了两个M.2接口,分别支持PCIe 5.0PCIe 4.0,提供了一个前置C口,但速率只有5G。I/O接口方面相对会逊色一些,给的是一个HDMI,两个DP,四个USB 2.0,两个USB 5G和一个USB 10G,总计七个USB接口,但USB 3.2的只有三个。不过10G的C口还是给了的。供电方面的规格是比微星的更高一些的。但I/O接口上又差一些。由于供电规格比较高,哪怕是搭配9900X也没什么问题,但小编还是建议就配到9700X9800X3D

主要接口方面还是少了点,这也是小编为什么会把这两款放到一起推荐的原因。如果你对高速USB传输的需求比较高,微星的GAMING PLUS WIFI会更合适;如果你想上更高的处理器,同时对拓展没那么多要求,可以选华硕的TUF B650M-E。中端的也就这两款比较有代表性了,总体大家的规格也不会差太多。第十一款:技嘉B650M AORUS ELITE AX ICE,CPU供电方案为12+2+2,有MOS散热。

这是技嘉的旗舰B650M型号。

整机给了两个M.2接口,分别支持PCIe 5.0PCIe 4.0,提供了一个20G的前置C口。I/O接口方面也非常丰富,给的是一个HDMI,一个DP,四个USB 2.0,五个USB 5G和两个USB 10G。七个USB接口中,USB 3.2的有七个,后置的C口只给了10G的速率,但也说得过去,算不上拉胯,毕竟插机箱上还是比插主板方便一点。同时,技嘉也是三家当中唯一一个显卡插槽在第一槽的主板,对三槽或三槽半的旗舰“板砖”会更友好。

超模的供电规格,再加上功耗不高的9950X,让冰雕足以支持目前所有的AM5处理器,是非常不错的主板。CPU供电方案为12+2,有MOS散热。

微星的旗舰B650M型号,整体的规格比冰雕会略差一点。给了两个PCIe 4.0M.2接口,并且前置的C口速率只有10G

I/O接口方面也略微逊色一些,给的是一个HDMI,一个DP,四个USB 5G和三个USB 10G,总计七个USB接口,不过这七个全都是USB 3.2的接口,并不是吊车尾的。后置的C口给了20G的速率,跟技嘉的布局相反,这里算打平了。显卡插槽下置,对目前的“板砖”不太友好。但从机箱上想想办法也不是不能解决。整体的供电规格是最高的,因此迫击炮也可以支持目前所有的AM5处理器,同样是非常不错的主板。第十三款:华硕TUF GAMING B650M-PLUS WIFI,CPU供电方案为12+2,有MOS散热。

这是B650M主板的标杆产品,整体规格相对来说略差一点,但前置C口的速率只有5G。I/O接口方面,给的是一个HDMI,一个DP,四个USB 2.0,一个USB 5G和两个USB 10G,总计七个USB接口,但USB 3.2接口仅有三个。虽然后置的C口给了20G的速率,但总体的规格还是差了点意思。与微星相同,显卡插槽下置,对目前的“板砖”不太友好。

整体的供电规格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也同样超模,虽然用料差点意思,但调校的水平是最高的,不然也做不了标杆产品。到这里,关于B650芯片组的推荐就结束了。B650可以说是万金油,上可带旗舰,下可打游戏。

拳打B760,脚端A620,至于你问B860,这个只能说他目前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最后简单介绍一下X670。第十四款:微星X670E GAMING PLUS WIFI,CPU供电方案为14+2+1,有MOS散热。

整体的规格是领先B650一个层次的。

给了四个M.2接口,一个支持PCIe 5.0和三个支持PCIe 4.0。显卡插槽也支持到了PCIe 5.0×16,提供了一个速率为10G的前置C口。I/O接口方面,给的是一个HDMI,一个DP,四个USB 2.0,四个USB 5G和三个USB 10G,总计十一个USB接口,规格还是很齐全的。后置的C口也是20G的。整体的规格毫无疑问是非常出色的。准确来说,X670或者X870,更多的是给生产力用户准备的,主要提升在拓展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拓展能力。

除此之外,X670能满足的,B650也基本可以满足。最后跟大家简单聊几点。第一:千万别买B840

千万不要买这个东西,这就是A620换皮,跟B系列毛的关系都没有,跟B850更加没关系,千万别买。第二:为什么没推荐B850?如果你仔细了解过的话,就会发现,B850本质上就是B650的升级版。在B650的基础上,将显卡插槽升级到PCIe 5.0,再多给一个M.2接口就是B850了。

如果你需要这一个M.2接口,或者你需要PCIe 5.0的显卡插槽,可以考虑B850。不过小编悄悄告诉你,其实最新的50系放在PCIe 4.0上跑,也没啥性能损失。其实我推荐了,只是你没看出来。因为X870本质上等于X670加上WIFI 7再加上USB 4。如果你需要USB 4或者WIFI 7,那就上X870,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再加上目前X870价格比较贵,不过X670很多型号都停产了,可能以后也只能推荐X870了,但那是以后的事情,跟现在有什么关系呢? 到这里,关于AMD的主板就介绍完毕了。主板的品牌和型号非常多。

很难全部介绍完。总的来说,选择主板主要看两点:第一是能满足CPU的功耗需求,第二是能满足你的拓展需求。